大家都知道了膏方和普通的中药汤剂不同,一般需要至少服用一个月以上,而膏方的组成多为滋腻的补药。对于那些脾胃运化功能较差伴有痰湿的患者,往往不能吸收克化,不仅不能起到调理进补的作用,反而会增加身体的负担,这时候我们就需要“开路方”帮我们打个前锋,开开路了!
所谓“开路方”,顾名思义,就是为服用膏方而先行开路清除障碍或投石问路的处方,这种处方可以是汤剂,也可以是中成药,但必须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予以辨证处方,目的是调整其生理状态,从而更好地发挥膏方养生的功效。
哪些情况下需要先服用“开路方”呢?
1、脾胃运化功能较差的人
膏方作为滋补膏剂内含许多滋腻的药物,难以消化吸收,脾胃运化不佳的人如不加以调理就服用膏方,不但影响膏方的吸收,还可能出现腹胀、食欲减退、消化不良、口苦口腻等症状。所以,这类人在服膏方前,需要由医生开立健脾助运、理气化湿,改善脾胃功能,帮助膏方吸收的“开路方”。
2、体质极弱、机能极差的人
如直接服用大量的滋补药,体质极差的患者可能会出现“虚不受补”的情况,反而加重病情。这类人在服用膏方之前,因由医师经辨证后先尝试给予口服调补汤剂,也就是用“开路方”先行探路,观察服用者的反应,让患者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,如果服用“开路方”后出现病情加重,说明暂时不适合服用膏方,则需先行汤剂调理脏腑功能。反之,在患者适应之后在开具膏滋,功效更佳。
3、痰湿体质的人
有的人素体有痰湿、瘀、热等内蕴,这就需要在服用膏方前,先吃“开路方”以起扫除障碍之功效,否则进补过程中就会“闭门留寇”,避免出现“越补越重”的情况,也可以帮助膏方更好地吸收。另外有些人并不清楚自己是否有宿疾,这也需要医生先进行诊断,判断是否适合服用膏方。
服用“开路方”需要注意哪些?
“开路方”一般服用时间是在服膏方前半个月左右,在口服“开路方”的时候,医生也会开出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检查,如血常规、肝肾功能、血脂分析、空腹血糖等等,以观察患者脏腑功能。
同时,还要注意饮食,大鱼大肉含有大量脂肪和热量,多吃不仅会降低胃肠的蠕动功能,造成便秘,还会影响消化和吸收。故在进补膏方之前,富含脂肪的油腻食物都要少吃,酒也要少喝,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。服药期间,宜忌生冷、油腻、辛辣、不易消化的食物,不宜饮浓茶。如药中含有人参、黄芪等补气药物时,应与萝卜分时服用。
另外,还要注意预防感冒,适度运动,调畅情志,起居有时,如突然出现感冒发热、伤食腹泻、胸闷腹胀、咳嗽咯痰等急症时,应暂停服药,严重者应及时就医。